和韓昌黎石鼓歌

岐陽石鼓傳周宣,神武尚紀中興年。 摳衣曾肅文廟拜,訪古更讀昌黎篇。 車攻馬同事已往,俯仰遺蹟心茫然。 大小二雅不收載,縱橫數石遺刻鐫。 憶昔宣王按劍起,整頓周綱恢八埏。 南伐淮徐西獫狁,出車命將聲喧闐。 天子明堂登玉帛,諸侯冠佩趨遊畋。 於時岐陽縱大獵,前驅六馬勢騰騫。 戈甲照耀軍容盛,從臣一一皆材賢。 不獨清風能作頌,亦有羽獵如甘泉。 武功萬代宜宣示,伐石作鼓夷層巔。 龍畫撐持結構古,螺書詰曲鑱戈鋋。 日炙霜侵不知歲,鸞漂鳳泊沉荒煙。 祇疑鬼物爲呵護,封埋古刻蒼苔鮮。 文義頗類小雅作,字體翻從史籀遷。 六百七十有二字,紛挐螭虎握璣璿。 年深缺劃固不免,奧義高文止半全。 章樵考正力頗苦,薛鄭音訓心仍虔。 曩時韓公稱好古,低徊石側涕淪漣。 摩挲銅狄嘆歲月,剜苔剔蘚細品詮。 發爲歌詞極賞識,今文古文相併懸。 陋儒褊迫不解事,虛令世代差訛傳。 隋珠幾同魚目混,和璧翻成燕石捐。 五帝存亡皇有無,嶧山樑父幾封禪。 神禹豐碑閟岣嶁,軒黃寶鼎淪伊瀍。 猶幸此鼓在人世,晨星累累映奎躔。 岐山較獵或代有,左氏編年豈誤沿。 吁嗟此石何從得,自岐徙洛復入燕。 置之辟雍戟門裏,衣冠講解得究研。 予生際此不恨晚,至寶及睹周秦前。 方今宇內幸無事,噓吸皇風萬里旋。 諸生盛講中興事,朝士爭歌雅頌編。 鐫功勒成告下土,願比成周致太平。
拼音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