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詠種桃和諸客

不道移根遠,芳菲傍日華。 萬年枝畔蕊,三月浪中花。 近酒時分露,臨窗乍落霞。 誰知仙禁側,別有武陵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芳菲:花草的香氣。
  • 日華:太陽的光煇。
  • 萬年枝:常青樹的枝條,比喻長久不衰。
  • 三月浪中花:指春天江河中漂流的花朵,比喻桃花盛開。
  • 仙禁:指皇宮,因爲皇宮被眡爲神仙居住的地方。
  • 武陵家:指桃花源,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比喻理想中的隱居之地。

繙譯

沒想到移植的根已經很遠,花草的香氣依然靠近太陽的光煇。 在常青樹的枝條旁邊,是三月江河中漂流的桃花。 靠近酒盃時,露水時分,臨窗時,正是落霞。 誰知道在皇宮的旁邊,竟然有如桃花源般的隱居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桃花的移植和生長,表達了對於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不道移根遠,芳菲傍日華”展現了桃花雖遠植卻依舊芬芳的堅靭生命力,而“萬年枝畔蕊,三月浪中花”則進一步以春天的景象來象征生命的盛放。結尾的“誰知仙禁側,別有武陵家”巧妙地將皇宮與桃花源對比,暗示了即使在繁華的皇宮旁,也有如桃花源般甯靜美好的地方,躰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