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晴波

滄池滉漾接離宮,玉渚遙將雲漢通。 雨霽波恬天共碧,煙消日蕩水成空。 樓臺四出平堤外,花樹千重落鏡中。 欲傍蘭橈乘興去,共歡魚藻沐恩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1. 太液晴波:指太液池在晴朗天氣下的波光。太液池是古代皇家園林中的池塘。
  2. 區大相:明代詩人。
  3. 滄池滉漾:形容池水廣闊,波光粼粼。滉漾(huàng yàng):形容水波盪漾。
  4. 離宮:指皇帝臨時居住的宮殿。
  5. 玉渚:指池中的小島。
  6. 雲漢:銀河。
  7. 雨霽:雨停後天晴。
  8. 煙消日蕩:煙霧散去,陽光照耀。
  9. 蘭橈:用蘭木製成的船槳,這裏指船。
  10. 魚藻:水中魚和藻類,這裏象徵水中的生物。
  11. 沐恩:受到恩澤。

翻譯

太液池水波光粼粼,與皇帝的臨時宮殿相接,池中小島彷彿與銀河相連。雨後天晴,波平如鏡,天空與池水同色,煙霧散去,陽光照耀,水面顯得空曠。樓臺從平堤四周伸出,花樹重重疊疊,倒映在如鏡的水中。想要乘着蘭木船槳的船隻,興致勃勃地前往,與水中的魚藻一同享受皇恩的滋潤。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太液池晴朗天氣下的美景,通過「滄池滉漾」、「玉渚遙將雲漢通」等詞句,展現了池水的廣闊與波光的美麗。詩中「雨霽波恬天共碧」和「煙消日蕩水成空」進一步以天氣的變化來襯托池水的寧靜與清澈。結尾的「欲傍蘭橈乘興去,共歡魚藻沐恩同」則表達了詩人想要乘船遊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願望,同時也體現了對皇恩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傳達出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皇恩的珍視。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