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少師許先生致政還新安

保傅青宮白髮新,玄成勳業在楓宸。 籬花未醉陶元亮,鏡水先歸賀季真。 鳳誥舊頒雲五色,龍樓新捧日重輪。 徒令祖帳青門客,悵望賢哉此老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致政:退休。
  • 保傅青宮:指在東宮擔任太子的師傅。
  • 玄成:指許先生的功業。
  • 楓宸:指朝廷。
  • 籬花:指菊花,陶淵明有“採菊東籬下”的詩句。
  • 陶元亮:即陶淵明,東晉詩人,以隱居田園著稱。
  • 鏡水:指清澈的水麪,比喻歸隱之地。
  • 賀季真:指賀知章,唐代詩人,晚年歸隱。
  • 鳳誥:指皇帝的詔書。
  • 雲五色:形容詔書華麗。
  • 龍樓:指皇宮。
  • 日重輪:比喻皇帝的恩寵。
  • 祖帳:爲出行者餞行時所設的帳幕。
  • 青門客:指出行的人。
  • 悵望:惆悵地望著。
  • 賢哉:贊美之詞。

繙譯

許先生在東宮擔任太子的師傅,如今已是白發蒼蒼,他的功業在朝廷中顯赫。雖然還未像陶淵明那樣醉心於籬笆下的菊花,但他已決定像賀知章那樣歸隱於清澈的水邊。皇帝的華麗詔書舊日已頒,皇宮中新近又捧出了皇帝的恩寵。在爲出行者餞行的帳幕中,我們這些青門客惆悵地望著這位賢德的老臣,心中充滿了敬意和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許先生退休歸隱的情景,通過對比陶淵明和賀知章的歸隱生活,表達了對許先生高尚品德和顯赫功業的贊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籬花”、“鏡水”等,營造出一種甯靜而高遠的意境。最後兩句則抒發了對許先生離去的惆悵和敬仰之情,使全詩情感更加深沉。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