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海歸答侍御弟次韻

本無浮海意,興發爲觀濤。 弱水信神往,靈山空望勞。 浪侵天勢闊,波涌日輪高。 漸鼓摶風翼,方驅戴地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泛海:乘船在海上航行。
  • 觀濤:觀賞海上的波濤。
  • 弱水:古代傳說中難以渡過的水域,常用來比喻難以到達的地方。
  • 靈山:指神話中的仙山,比喻理想中的境界。
  • 浪侵天:形容海浪洶涌,似乎觸及天空。
  • 波涌日輪高:波濤洶涌,太陽高懸,形容海上的壯闊景象。
  • 摶風翼:比喻乘風而行,如同鳥兒振翅。
  • 戴地鰲:傳說中的巨龜,支撐大地,這裏比喻海中的巨大力量。

翻譯

本來並沒有乘船出海的想法,只是一時興起,爲了觀賞海上的波濤。 弱水之地雖然令人神往,但靈山終究是空望而難以到達。 海浪洶涌,似乎觸及天空,波濤洶涌,太陽高懸,海上的景象壯闊無比。 漸漸地,我彷彿鼓起了乘風的翅膀,正驅使着支撐大地的巨龜前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因一時興起而乘船出海觀賞波濤的情景,通過「弱水」和「靈山」的比喻,表達了對於難以到達的理想境界的嚮往。詩中「浪侵天」和「波涌日輪高」生動描繪了海上的壯闊景象,而「摶風翼」和「戴地鰲」則形象地表達了詩人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豪情壯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於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