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鴻:春天的雁。
- 碣石:山名,位於今河北省昌黎縣北。
- 皁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士人的服飾。
- 遼東:地名,今遼寧省一帶。
- 林中士:隱居山林的士人。
- 塞上翁:指邊塞的老翁,常用來比喻有遠見的人。
- 諸侯:古代的封建領主。
- 尊客禮:對客人表示尊重的禮節。
- 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
- 儒風:儒家的風範。
- 衡門:簡陋的門,比喻隱居的地方。
- 勞歌:勞動時的歌聲。
- 青桂叢:青桂樹叢,比喻隱居之地。
翻譯
春天的雁飛過碣石山,你戴着黑色的帽子指向遼東。 你這位隱居山林的士人,依然像那位有遠見的塞上老翁。 諸侯們尊敬地對待你,幕府中的人也仰慕你的儒雅風範。 當你回憶起在簡陋的衡門下,勞動時的歌聲在青桂叢中迴盪。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沈仁甫這位隱士的形象,通過春天的雁和碣石、遼東等地的描繪,展現了他遊歷的廣闊天地。詩中「林中士」與「塞上翁」的比喻,既表達了對沈仁甫高潔品格的讚美,也暗示了他超脫世俗的智慧。後兩句則通過諸侯的尊客禮和幕府的儒風,進一步突出了沈仁甫在社會中的崇高地位和受人尊敬的形象。結尾的「衡門」和「青桂叢」則是對隱居生活的懷念,體現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友人的深情。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
區大相的其他作品
- 《 院鶴吟 》 —— [ 明 ] 區大相
- 《 謝病遣懷 》 —— [ 明 ] 區大相
- 《 渡湘川 》 —— [ 明 ] 區大相
- 《 北行江上日望舍弟南歸信息 》 —— [ 明 ] 區大相
- 《 屠田叔需次都下聞內人之變作此往慰屠時新納姬 》 —— [ 明 ] 區大相
- 《 聞葉中丞復自洮州移鎮甘肅奉寄 》 —— [ 明 ] 區大相
- 《 同四兄詠梅寄七弟 其二 》 —— [ 明 ] 區大相
- 《 始赴東山口楊柳村莊作 》 —— [ 明 ] 區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