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圃婦

山途亦自別,恆避使君車。 蠻結雙環出,吳羅半面遮。 定言長禮族,不必問誰家。 何似長安道,香車競狹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平圃婦:指居住在平坦開闊地區的婦女。
  • 山途:山路。
  • 使君:古代對地方官員的尊稱。
  • 蠻結:指南方少數民族的裝飾結。
  • 雙環:指婦女頭上的雙環髮飾。
  • 吳羅:吳地產的絲綢,這裏指婦女的衣料。
  • 半面遮:指婦女用扇子或手遮住半邊臉。
  • 長禮族:指遵守禮儀的家族。
  • 不必問誰家:不必詢問是哪家的女子。
  • 何似:何如,不如。
  • 長安道:指京城長安的大道。
  • 香車:裝飾華麗的車。
  • 競狹斜:爭相行駛在狹窄彎曲的道路上。

翻譯

山中的小路自有其特色,婦女們總是避開官員的車馬。她們頭戴雙環髮飾,身着吳地產的絲綢,半遮半掩地露出面容。她們來自遵守禮儀的家族,無需詢問是哪家的女子。這與長安大道上,裝飾華麗的車輛爭相行駛在狹窄彎曲的道路上的景象相比,又是何等的不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婦女與長安大道上繁華景象的對比。通過「山途」與「長安道」、「蠻結雙環」與「香車競狹斜」等意象的對比,展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場景。詩中「恆避使君車」和「不必問誰家」表達了山中婦女的謙遜與自持,而「何似長安道」則透露出對繁華世界的淡然與超脫。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樸素生活的嚮往和對繁華世界的冷靜觀察。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