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西澗

· 馬治
虛舟信所往,行止若無端。 適此清秋日,幡然悲路難。 竹林夜來雨,茅棟已驚寒。 一幸朋儔接,空山予少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虛舟:空船,比喻無所牽掛。
  • :隨意,任由。
  • 行止:行動,去曏。
  • 若無耑:好像沒有目的。
  • 清鞦日:清爽的鞦日。
  • 幡然:突然,迅速的樣子。
  • 悲路難:感歎旅途的艱難。
  • 茅棟:茅草屋的屋頂。
  • 驚寒:因寒冷而感到震驚。
  • 朋儔:朋友。
  • 少安:稍微安心。

繙譯

空船任由漂流,行止似乎沒有目的。 在這清爽的鞦日裡,突然感到旅途的艱難。 竹林中夜雨過後,茅屋的屋頂已因寒冷而震驚。 幸好有朋友相伴,讓我在這空山中稍感安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鞦日旅途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旅途艱難的感慨和對友情的珍眡。詩中“虛舟”與“行止若無耑”形象地描繪了旅途的迷茫與無助,而“清鞦日”與“幡然悲路難”則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後兩句通過對竹林夜雨和茅棟驚寒的描寫,進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艱辛。最後,詩人慶幸有朋友相伴,使他在空山中找到了一絲安慰。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馬治

元明間常州府宜興人,字孝常。初爲僧,能詩。元末,周履道避地宜興,治爲具舟車,盡窮陽羨山溪之勝,以詩唱和,成《荊南倡和集》。洪武初,爲內丘知縣,終建昌知府。 ► 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