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出駐節陶太守池館踰宿徙居行臺
聖世錫雲厚,遐邦望正頻。
尚祈一掬蘊,化作萬家春。
薄暮軒前酌,清歌還幾巡。
微酣問胥史,共稱使君仁。
荒城能驅虎,雲閣定圖麟。
聞斯輿論美,已領居停恩。
所交在雅誼,市道安足雲。
努力崇令績,聲光遍四垠。
明發別茲境,良覯知何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錫雲:賜予的恩澤。
- 遐邦:邊遠的地方。
- 一掬蘊:一捧深藏的精華。
- 化作:轉化爲。
- 薄暮:傍晚。
- 軒前:屋前的平臺。
- 清歌:悠揚的歌聲。
- 幾巡:幾輪。
- 微酣:微醺。
- 胥史:古代官名,這裏指官員。
- 圖麟:繪有麒麟的圖畫,象徵吉祥。
- 輿論美:公衆的讚譽。
- 居停:停留居住的地方。
- 雅誼:高雅的友誼。
- 市道:商業交易之道。
- 崇令績:推崇美好的功績。
- 四垠:四方邊疆。
- 明發:天明出發。
- 良覯:美好的相遇。
翻譯
在聖明的時代,恩澤如雲般厚重,邊遠的地方也頻繁地期待着。 仍然希望那深藏的一捧精華,能化作萬家春光。 傍晚時分,在屋前的平臺上飲酒,悠揚的歌聲迴盪了幾輪。 微醺之際詢問官員,他們都稱讚使君的仁慈。 荒涼的城池能夠驅趕老虎,雲閣中定有繪有麒麟的圖畫。 聽到這樣的公衆讚譽,已經感受到了停留居住的恩惠。 所交往的是高雅的友誼,商業交易之道又怎能相提並論。 努力推崇美好的功績,聲望和光芒遍佈四方邊疆。 天明出發告別此境,美好的相遇不知何時再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邊遠地區停留時的所見所感,表達了對聖明時代的讚美和對仁慈使君的敬仰。詩中通過「錫雲」、「一掬蘊」等意象,展現了恩澤的厚重和希望的深藏。傍晚的飲酒和歌聲,以及對使君仁慈的稱讚,都體現了詩人與當地官員的和諧交往。最後,詩人表達了對美好功績的推崇和對未來相遇的期待,展現了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