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熊郡博之雷州

· 陶益
香芹流影碧參差,賦代凌雲覺愈奇。 倚馬才名懸上國,飛鴻宦跡寄天涯。 圖書互擁催行色,冠蓋相連及餞時。 此別定應多雨露,雷門聲動莫辭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香芹:一種芳香的植物,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 流影:流動的影子,形容景色變幻。
  • 碧參差:碧綠且不齊整,形容景色錯落有致。
  • 凌雲:高聳入雲,形容志向或才華高遠。
  • 愈奇:更加奇特。
  • 倚馬才名:形容才華橫溢,如同可以依靠馬背即興作詩。
  • 懸上國:在上國(指京城)享有盛名。
  • 飛鴻宦跡:比喻官員的行蹤不定,如同飛鴻。
  • 寄天涯:遠赴邊遠之地。
  • 圖書互擁:書籍衆多,互相堆疊。
  • 催行色:催促出發的樣子。
  • 冠蓋相連:形容送行的人多,冠蓋(官員的帽子和車蓋)連成一片。
  • 餞時:送別的時候。
  • 雨露:比喻恩澤。
  • 雷門聲動:雷門是古代城門名,聲動指名聲遠揚。
  • 莫辭遲:不要推辭遲疑。

翻譯

香芹的影子在碧綠的景色中流動,參差不齊,我的詩作如同高聳入雲,越覺其奇特。你的才華橫溢,如同可以依靠馬背即興作詩,在上國享有盛名,而你的官途卻如同飛鴻,遠赴天涯。書籍衆多,互相堆疊,催促着你出發的樣子,送行的人多,冠蓋連成一片,直到送別的時候。這次分別後,你定會多得恩澤,你的名聲將如雷門般遠揚,不要推辭遲疑。

賞析

這首詩是陶益送別熊郡博去雷州的作品,通過描繪香芹流影、碧參差的自然景色,以及對熊郡博才華和官途的讚美,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如「倚馬才名」、「飛鴻宦跡」等,展現了熊郡博的非凡才華和遠大前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別詩。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