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懷譚步鉉

· 陶益
昔年曾共聽秋聲,高閣藜燈一樣明。 今夜獨含懸榻愧,紫微空照月華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藜燈:用藜草編成的燈籠,這裏指簡樸的照明工具。
  • 懸榻:懸掛的牀榻,這裏指孤獨的居住環境。
  • 紫微:即紫微星,古代傳說中的帝王星,這裏可能指明亮的星星或月亮。
  • 月華:月光。

翻譯

曾經我們一起在高閣中聆聽秋天的聲音,那時簡樸的燈籠照亮了我們的夜晚。 如今我獨自一人,懷着對那段時光的愧疚,紫微星(或月亮)空照着清澈的月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往昔與現今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共同經歷的懷念以及對現狀的孤獨感受。詩中「昔年曾共聽秋聲」與「今夜獨含懸榻愧」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時光流轉帶來的變遷與失落。末句「紫微空照月華清」則以紫微星(或月亮)的孤寂光芒,映襯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對往昔的懷念。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