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諸父老

· 陶益
辱索羣章後,虛延兩月多。 自疑詩作祟,誰遣字爲魔。 見說悲城市,懸知戀薜蘿。 倉惶此相送,何日更能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辱索:謙辭,指對方索要自己的作品。
  • 虛延:虛度,白白地過去。
  • 懸知:預知,料想。
  • 薜蘿:薜荔和女蘿,兩種植物名,常用來指隱士的服裝或住所。
  • 倉惶:匆忙慌張的樣子。

翻譯

承蒙諸位父老索要我的詩章,已經虛度了兩個多月的時光。 我懷疑是自己的詩作帶來了困擾,是誰讓這些文字成了魔障。 聽說你們爲城市中的悲傷而憂慮,我預感到你們對隱居生活的眷戀。 匆忙之間,我們相互送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次歡聚歌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鄉里父老的深情厚意,以及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詩歌創作的自我反思。詩中「辱索羣章後,虛延兩月多」展現了詩人對父老們索要詩章的感激,同時也流露出對虛度時光的感慨。「自疑詩作祟,誰遣字爲魔」則體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自我懷疑,認爲自己的詩作可能給他人帶來了困擾。最後兩句「倉惶此相送,何日更能歌」則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無奈和對未來重逢的期盼。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展現了詩人對鄉土和詩歌的複雜情感。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