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司倉早春宴睢陽東亭

· 高適
春皋宜晚景,芳樹雜流霞。 鶯燕知三月,池臺稱百花。 竹根初帶筍,槐色正開牙。 且莫催行騎,歸時有月華。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春皋(gāo):春天的水邊高地。
  • 流霞:比喻色彩斑斕的雲彩。
  • 鶯燕:黃鶯和燕子,春天的代表性鳥類。
  • 開牙:指槐樹新葉初展,如同張開的牙齒。
  • 行騎(qí):騎馬行走。
  • 月華:月光。

翻譯

春天的水邊高地適宜欣賞傍晚的美景,五彩繽紛的樹木間夾雜着斑斕的雲彩。 黃鶯和燕子告訴我們已是三月,池塘和亭臺周圍百花盛開。 竹林中新生的筍尖初露,槐樹的嫩葉正像張開的牙齒一樣翠綠。 請不要急着催促騎馬前行,歸家時將有月光相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傍晚時分的自然美景,通過「春皋」、「芳樹」、「鶯燕」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詩中「竹根初帶筍,槐色正開牙」一句,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將竹筍和槐葉的初生狀態形象化,增添了詩意。結尾「且莫催行騎,歸時有月華」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留戀,以及對歸家路上月光相伴的期待,情感細膩,意境深遠。

高適

高適

高適,字達夫、仲武,漢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渤海縣,世稱高常侍。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有《高常侍集》等傳世,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開封禹王臺五賢祠即專爲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