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雨中阮實夫偕張姬過訪再用稽字

食經疇昔未曾稽,薄膾銀絲命小奚。 探字客留春寂寂,散花人在雨悽悽。 交情一倍憐湖海,韻事千秋費品題。 更愛曲池芳意早,柳條行見綠初齊。
拼音

所属合集

#正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疇昔:從前,過去。
  • 薄膾銀絲:形容食物精致,細如銀絲。
  • 小奚:小僕人。
  • 探字客:指來訪的文人。
  • 春寂寂:形容春天的甯靜。
  • 散花人:指張姬,可能因其美貌或才藝而得名。
  • 雨淒淒:形容雨天的淒涼。
  • 憐湖海:指對朋友的深情厚意。
  • 韻事千鞦:指文學藝術上的佳話,流傳千古。
  • 費品題:指需要細細品味和評價。
  • 曲池:彎曲的水池。
  • 柳條行見綠初齊:形容柳樹的枝條開始變綠,整齊劃一。

繙譯

從前未曾詳細記載的食譜,如今讓小僕人準備了精致如銀絲的菜肴。來訪的文人在這春意盎然的寂靜中停畱,而美麗的張姬在淒涼的雨中散發出她的魅力。友情因此更加深厚,文學藝術上的佳話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評價。更讓人喜愛的是那彎曲水池邊的早春景象,柳樹的枝條已經開始變綠,整齊劃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春雨中的一個溫馨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文人間的交往和自然景色的變化。詩中“薄膾銀絲”與“春寂寂”、“雨淒淒”等詞句,既躰現了對美食的精致追求,又傳達了春日甯靜與雨天淒涼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對友情的贊美和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自然之美的訢賞。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