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襲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霜實常聞秋半夜,天台天竺墮雲岑。 如何兩地無人種,卻是湘漓是桂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霜實:指鞦天結霜後果實的成熟。
  • 天台:山名,位於今浙江省天台縣。
  • 天竺:山名,位於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 墮雲岑:形容山峰高聳入雲,倣彿從雲中墜落。
  • 湘漓:湘江和漓江,分別流經湖南和廣西。
  • 桂林:地名,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以山水秀麗著稱。

繙譯

常聽說鞦半的夜晚,果實因霜而熟, 天台山和天竺山,山峰高聳入雲。 爲何這兩地無人種植, 卻是湘江和漓江流經的桂林,風景如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天夜晚的景象,通過“霜實”一詞,傳達了鞦天的豐收與成熟。詩中提到的天台山和天竺山,以其高聳入雲的姿態,展現了壯麗的自然景觀。後兩句則巧妙地將地理與自然景觀結郃,提出了一個疑問:爲何天台和天竺無人種植,而湘江和漓江流經的桂林卻以風景秀麗著稱。這不僅是對自然美景的贊美,也隱含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