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

· 陸深
隨身枕簟綺窗虛,映水樓臺晚浴初。 夢裏已無投筆事,閒來如有絕交書。 看低北斗知宵永,驚早西風是病餘。 家在吳淞江上住,底須天際憶鱸魚。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枕簟(zhěn diàn):枕頭和席子,泛指臥具。
  • 綺窗(qǐ chuāng):裝飾華美的窗戶。
  • 映水樓臺:指建在水邊的樓臺,倒影映在水中。
  • 晚浴:晚上洗澡。
  • 投筆事:指投筆從戎,即放棄文職工作,投身軍事。
  • 絕交書:斷絕關係的書信。
  • 宵永:夜長。
  • 病餘:病後。
  • 吳淞江:位於中國江蘇省和上海市的一條河流。
  • 底須:何須,不必。
  • 鱸魚:一種美味的魚,常用來比喻思鄉之情。

翻譯

隨身攜帶的枕頭和席子在華美的窗戶旁顯得空曠,水邊的樓臺在傍晚沐浴後初現。 夢中已經沒有了投筆從戎的事情,閒暇時似乎有斷絕關係的書信。 仰望低垂的北斗星,知道夜晚還很長,早早被西風吹醒,是病後的感覺。 家就在吳淞江上,何須在天際思念家鄉的鱸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秋夜晚的靜謐與思緒。詩人通過「枕簟綺窗虛」和「映水樓臺晚浴初」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而略帶寂寞的夜景。詩中「夢裏已無投筆事,閒來如有絕交書」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軍事生涯的釋然和對當前生活的淡泊。結尾的「家在吳淞江上住,底須天際憶鱸魚」則巧妙地以家鄉的美景和美食,抒發了對家鄉的深情,同時表達了對遠方思念的不必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家鄉的無限眷戀。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