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遊圭峯留題

· 區越
繞地山花獻笑容,翠微初到日方中。 淋漓未灑題糕墨,搖曳還吹落帽風。 山氣蕭森通旦暮,江光溶漾亙西東。 禪堂對飲無嘉菊,半醉行摩五粒鬆。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圭峯:山名,具體位置不詳。
  • 區越:明代詩人,具體生平不詳。
  • 翠微:指山色青翠,也指山腰或山腳。
  • 題糕墨:指在糕點上題字,這裏指在山中題詩。
  • 落帽風:指風吹落帽子,比喻風大。
  • 蕭森:形容景色淒涼。
  • 溶漾:形容水波盪漾。
  • (gèn):橫貫。
  • 禪堂:指寺院的禪房。
  • 五粒鬆:指五棵松樹,具體含義不詳。

翻譯

環繞山地的野花綻放着笑容,初次來到這青翠的山腰,太陽正好在正中。 墨跡淋漓,尚未在糕點上題詩,就被風吹得搖曳,彷彿要吹落帽子。 山中的氣息淒涼,從早到晚都一樣,江水波光盪漾,橫貫東西。 在禪堂對飲,沒有佳菊相伴,半醉中行走,摩挲着五棵松樹。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圭峯山中的所見所感。詩中,「繞地山花獻笑容」以擬人手法賦予山花以生命,展現了山中的生機與美麗。「翠微初到日方中」則點明瞭時間和地點,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明亮的氛圍。後兩句通過「題糕墨」和「落帽風」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無奈。詩的下半部分,通過對山氣和江光的描寫,進一步加深了山中的淒涼和江水的壯闊。結尾的「禪堂對飲無嘉菊,半醉行摩五粒鬆」則帶有一種超脫和禪意,體現了詩人在自然中的沉思和感悟。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