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郊壇視牲王正十日早於華蓋殿覆命
九天風物麗春陽,來自南郊夜未央。
龍馭遙傳香嫋嫋,鵷行時送佩鏘鏘。
步依玉砌雕闌繞,立近珠簾繡帶長。
華蓋極天懸法象,此身真到白雲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天:指天空的最高處,比喻皇帝的居所。
- 風物:風光景物。
- 麗春陽:美麗的春日陽光。
- 龍馭:指皇帝的車駕。
- 香嫋嫋:形容香氣繚繞。
- 鵷行:指朝臣的行列。
- 佩鏘鏘:形容佩玉相碰的聲音。
- 玉砌雕闌:精美的臺階和欄杆。
- 珠簾繡帶:華麗的簾子和裝飾帶。
- 華蓋:皇帝的傘蓋,象徵皇權。
- 法象:指天象,這裏指華蓋上的圖案象徵天象。
- 白雲鄉:指仙境或高遠的天空。
翻譯
九天之上的風光景物在春日的陽光下顯得格外美麗,我來自南郊,夜還未深。皇帝的車駕遠遠傳來繚繞的香氣,朝臣們的行列不時送來佩玉相碰的鏘鏘聲。我沿着精美的臺階和欄杆行走,站立在華麗的簾子和裝飾帶旁。華蓋高懸,象徵着天象,我彷彿真的來到了高遠的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春日陽光下,從南郊返回,目睹皇帝車駕和朝臣行列的盛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華麗的辭藻,如「九天風物」、「龍馭遙傳」、「鵷行時送」等,展現了皇家的威嚴和朝臣的莊重。結尾的「華蓋極天懸法象,此身真到白雲鄉」則表達了作者對皇權的敬畏和對仙境的嚮往,體現了明代文人對皇權的崇拜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