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少保墳

茂陵哀詔寵光並,少保祠宮仰盛明。 折簡尚聞胡騎竄,斷垣俄見野蒿盈。 中興籌策懸霄漢,宗社匡扶仗老成。 最是岳墳遙在望,東來涕淚不勝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茂陵:漢武帝的陵墓,這裏指代漢武帝。
  • 哀詔:指皇帝去世後發佈的詔書。
  • 寵光:指皇帝的恩寵和榮耀。
  • 祠宮:供奉神靈或祖先的廟宇。
  • 折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簡,這裏指書信或文件。
  • 胡騎:指北方的遊牧民族的騎兵。
  • :逃跑,流竄。
  • 斷垣:倒塌的牆壁。
  • 野蒿:野生的蒿草。
  • 籌策:計劃,策略。
  • 霄漢:天空,比喻高遠。
  • 宗社:國家的宗廟和社稷,指國家。
  • 匡扶:扶持,幫助。
  • 老成:經驗豐富,穩重成熟。
  • 岳墳:指岳飛的墓。
  • 東來:從東方來,這裏可能指作者從東方來到岳墳所在地。
  • 涕淚:眼淚。
  • 不勝情:無法抑制的情感。

翻譯

漢武帝的陵墓傳來了哀痛的詔書,少保的祠廟讓人仰望其輝煌。 聽說還有書信傳來,胡人的騎兵正在逃竄,而斷壁殘垣間,野蒿已經長滿。 中興的策略高懸於天際,國家的扶持依靠着經驗豐富的老臣。 尤其是岳飛的墳墓遙遙在望,從東方來到這裏,我的眼淚無法抑制,情感難以自持。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漢武帝陵墓和少保祠廟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詩中「折簡尚聞胡騎竄」一句,反映了當時邊疆的動盪局勢,而「中興籌策懸霄漢」則展現了對國家復興的期望。結尾處的「東來涕淚不勝情」,深刻表達了詩人對英雄的哀思和對國家未來的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崔光玉

崔光玉,南海人。明神宗萬曆四年(一五七六)舉人。官通判。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七五。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