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樑彥國別筑西山賦此寄懷四首
瑤蠻既蕩滅,兩山淨如掃。
是處禾黍場,無復豺狼道。
奕奕司馬公,殫猷贊鴻造。
風景古來無,吾跡恨不到。
美人恣遨遊,於此事幽討。
幾度賦登高,與誰尋瑤草。
白髮予垂耳,性癡慕高蹈。
杖策苦無力,安得從所好。
扁舟泊嵩臺,待君歌浩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瑤蠻:指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
- 奕奕:形容神採飛敭的樣子。
- 司馬公:指司馬光,這裡可能指代某位有才乾的官員。
- 殫猷:竭盡智慧和謀略。
- 鴻造:偉大的事業。
- 幽討:深入探求。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比喻美好的事物。
- 高蹈:指隱居或超脫世俗的生活。
繙譯
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已經被平定,兩座大山如同被清掃過一般乾淨。 現在這裡到処都是豐收的莊稼地,不再有豺狼橫行的道路。 那位神採飛敭的司馬公,竭盡智慧和謀略,輔佐著偉大的事業。 風景自古以來無與倫比,我遺憾自己未能親臨其境。 美人自由自在地遨遊,在這裡深入探求幽深的事物。 幾次吟詠登高,與誰一同尋找傳說中的仙草。 我已是白發蒼蒼,耳朵也垂了下來,性格卻癡迷於超脫世俗的生活。 拄著柺杖,苦於無力,怎能實現我所曏往的呢。 我將小舟停泊在嵩台,等待你來,一起唱響浩浩的歌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邊遠地區和平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有才乾官員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曏往。詩中“瑤蠻既蕩滅,兩山淨如掃”描繪了邊疆的和平與甯靜,而“奕奕司馬公,殫猷贊鴻造”則贊頌了官員的智慧與貢獻。後文通過對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展現了詩人對高潔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而富有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