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官抵家口號

· 區益
百年寵辱兩無驚,東去扶桑近海瀛。 四百芙蓉看倚劍,白雲飛斷世間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寵辱:指受到的寵愛和羞辱,這裏指人生的榮辱得失。
  • 東去扶桑:扶桑是古代神話中的神樹,傳說中太陽從這裏升起,東去扶桑意指前往東方,也象徵着追求更高的境界或理想。
  • 海瀛:指大海,瀛即大海。
  • 四百芙蓉:芙蓉是荷花的別稱,四百芙蓉可能指大量的荷花,這裏可能用來形容美麗的景象或壯麗的場面。
  • 倚劍:指依靠劍,這裏可能象徵着武士或英雄的姿態。
  • 白雲飛斷:白雲象徵着超脫和自由,飛斷則表示白雲飄散,不再相連,這裏可能指超脫塵世的情感。

翻譯

百年間,無論是受到寵愛還是羞辱,我都無所畏懼, 我向東前往那接近太陽升起的神祕海域。 眼前是無數盛開的荷花,我依靠着劍站立, 白雲飄散,切斷了與塵世的情感糾葛。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榮辱的超然態度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詩中「百年寵辱兩無驚」展現了詩人面對人生起伏的平靜心態,「東去扶桑近海瀛」則描繪了詩人追求理想的精神方向。後兩句通過「四百芙蓉看倚劍」和「白雲飛斷世間情」的意象,進一步以壯麗的自然景象和超脫的情感,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超然和對自由境界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遠的志向和超脫的情感。

區益

明廣東高明人,字叔謙。少聰穎,博覽羣籍。嘉靖十九年舉人,授都昌縣知縣。能恤民禮士,約束吏胥嚴而失使者歡。改知泰順。募士擊倭寇取勝,以功遷慶遠府同知,補溫州府。後因忤當道,歸。有《阮溪草堂集》。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