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

· 區益
已向清山作隱淪,何隨城市問比鄰。 浮生但覺江湖遠,懶性終宜鹿豕馴。 青桂援來還有客,紫芝歌罷更懷人。 結廬隨處堪棲老,未必桃源是避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卜居:選擇居住的地方。
  • 隱淪:隱居。
  • 比鄰:鄰居。
  • 浮生:指人生。
  • 懶性:懶散的性格。
  • 鹿豕馴:像鹿和豬一樣溫順。
  • 青桂:指桂樹,這裏比喻友人。
  • 援來:引進,招來。
  • 紫芝歌:古代隱士的歌曲,這裏指隱居生活。
  • 結廬:建造簡陋的房屋。
  • 棲老:養老。
  • 桃源:指理想的隱居之地。
  • 避秦:逃避亂世。

翻譯

已經選擇了青山作爲隱居之地,何必再跟隨城市去尋找鄰居。 人生只是感覺江湖遙遠,懶散的性格終究適合像鹿和豬一樣溫順。 青桂樹下還有客人來訪,紫芝歌罷後更加懷念人。 隨處都可以建造簡陋的房屋養老,未必只有桃源纔是逃避亂世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疏離感。詩中,「青山」、「江湖」、「鹿豕」等意象,構建了一個遠離塵囂、寧靜自適的隱居環境。通過對比「城市」與「隱淪」,強調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追求和對紛擾世界的厭倦。最後兩句則表明,理想的隱居之地並非只有傳說中的「桃源」,而是任何可以安享晚年的地方。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

區益

明廣東高明人,字叔謙。少聰穎,博覽羣籍。嘉靖十九年舉人,授都昌縣知縣。能恤民禮士,約束吏胥嚴而失使者歡。改知泰順。募士擊倭寇取勝,以功遷慶遠府同知,補溫州府。後因忤當道,歸。有《阮溪草堂集》。 ► 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