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飲丁二侃宅聽琵琶

· 高啓
江月未出明星懸,主人飲客夜不眠。坐呼伶兒撥四弦,龍頭高撚玉軫圓。 轉關未奏濩索先,勞嘈咽切斷復連。澀如清澗溜凍泉,細若碧樹吟秋蟬。 忽然繁急何轟闐,風沙滿把撒四筵。雁行驚起飛不聯,浮雲落葉俱綿綿。 一聲抹斷萬里煙,夢入紫塞愁胡天。問渠怨恨有幾千,口不能說指爲傳。 令人悵望思往年,梁園楚榭長周旋。帷中曲宴羅綺鮮,夜遣飛騎迎嬋娟。 低鬟出拜絳燭前,文絲香絛搭左肩。曲項紫鳳抱半偏,楓香一調妙入玄。 好手正可羞紅蓮,座間豪客皆詞仙。舉杯邀我賦短篇,贈之醉寫蜀錦箋,可當十萬纏頭錢。 如今遠客江海邊,欲聞絲音久無緣。故人已散陵谷遷,生死流落俱堪憐。 今宵聽此真偶然,顧影憔悴非昔妍。長河毾曙落遠川,暫當歡娛反憂煎。 向隅無言涕淚漣,此身如在潯陽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伶兒:古代指樂師或演員。
  • 龍頭高撚:形容琵琶的頭部裝飾精美。
  • 玉軫:指琵琶的絃軸,用玉製成,顯得高貴。
  • 轉關:琵琶的技法之一,指快速轉換音調。
  • 濩索:琵琶的另一種技法,指連續快速的彈奏。
  • 勞嘈:形容琵琶聲嘈雜而有力。
  • :形容聲音乾澀。
  • 清澗溜凍泉:比喻聲音清冷而流暢。
  • 碧樹吟秋蟬:比喻聲音細小而哀婉。
  • 轟闐:形容聲音大而震撼。
  • 撒四筵:灑滿四周的宴席。
  • 雁行驚起:比喻琵琶聲使人心驚。
  • 浮雲落葉:比喻聲音的飄渺和淒涼。
  • 抹斷:形容琵琶聲突然停止。
  • 紫塞:指邊塞。
  • 愁胡天:指邊塞的荒涼和寂寞。
  • :他。
  • 梁園楚榭:指古代的宴樂場所。
  • 文絲香絛:指華麗的服飾。
  • 曲項紫鳳:形容琵琶的形狀和裝飾。
  • 楓香一調:指琵琶的一種曲調。
  • 羞紅蓮:形容琵琶手技藝高超,使人感到羞愧。
  • 詞仙:指擅長詩詞的人。
  • 蜀錦箋:用蜀地產的錦緞製成的紙張,用於書寫。
  • 纏頭錢:古代給藝人的賞錢。
  • 毾曙:形容天色微明。
  • 向隅無言:形容孤獨無助。
  • 潯陽船:指江上的船隻,此處比喻漂泊無依。

翻譯

江上的月亮還未升起,星星高懸,主人和客人在夜裏飲酒,無人入眠。坐在一起,叫來樂師撥動四弦琵琶,琵琶的龍頭高高翹起,玉製的絃軸圓潤。

琵琶還未開始演奏轉關和濩索的技巧,就已經發出嘈雜而有力的聲音,斷斷續續,時而乾澀如清冷的溪流,時而細小如秋蟬在碧樹中的吟唱。

突然間,琵琶聲變得急促而震撼,彷彿風沙灑滿了四周的宴席。雁羣被驚起,飛散不齊,浮雲和落葉都顯得綿綿不絕。

一聲琵琶突然停止,彷彿夢迴邊塞的荒涼之地,心中充滿了愁緒。問他有多少怨恨,他口不能言,只能用手指來傳達。

讓人不禁懷念起往昔,曾在梁園和楚榭中周旋,宴席上的曲宴華麗,夜晚派人迎接美麗的女子。

女子低着頭在紅燭前出拜,華麗的服飾搭在左肩上。琵琶的形狀像紫鳳,曲調精妙入玄。

有一位好手正在羞愧地彈奏紅蓮,座間的豪客都是詞仙。舉杯邀請我賦詩,贈予他們醉後寫在蜀錦箋上,可當作十萬纏頭錢。

如今我遠在江海邊,久未聽到絲竹之音。故人已散,生死流落,都令人憐憫。

今夜聽此琵琶,真是偶然,顧影自憐,已非昔日之貌。長河微明天色,落在遠川,暫時的歡娛反而帶來憂愁。

孤獨無言,淚水漣漣,此身如同在潯陽的船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夜晚在江邊飲酒聽琵琶的場景,通過琵琶的音樂表達了詩人對往昔繁華的懷念和對現實流離失所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寫,如「澀如清澗溜凍泉」、「細若碧樹吟秋蟬」等,生動地展現了琵琶音樂的魅力和情感的深沉。詩的結尾處,詩人以「向隅無言涕淚漣」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無助,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無限留戀。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