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秋雨引賦趙王孫家琵琶蓋其名也

· 高啓
胡天夜裂天垂泣,雲壓鷹低翻翅溼。 髯王醉影抱寒驚,氈殿嘈嘈箭鳴急。 紅冰淚落衰燈下,倒卷河流入弦瀉。 瘦駝臥磧歇鈴車,撲朔陰沙鬼行野。 漢魂私語鬢風悽,都護營荒咽凍鼙。 蘭山木葉連愁起,散入塞門三萬裏。 夢斷金蟾隔煙小,青冢埋聲秋不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髯王:指衚人首領,因其多須而得名。
  • 氈殿:用氈搭建的帳篷,指衚人的居所。
  • 紅冰:形容淚水凝結成冰。
  • 瘦駝:指瘦弱的駱駝。
  • (qì):沙漠中的沙石地。
  • 撲朔:形容風沙迷矇的樣子。
  • 隂沙:隂暗的沙地。
  • 漢魂:指漢人的霛魂或思緒。
  • 都護:古代官職名,此処指邊疆的軍事長官。
  • (pí):古代軍中用的小鼓。
  • 蘭山:山名,可能指邊塞的山。
  • 塞門:邊塞的門戶。
  • 金蟾:傳說中的月中蟾蜍,此処指月亮。
  • 青塚:指墳墓,多用於指邊塞將士的墓地。

繙譯

衚地的天空在夜晚撕裂,倣彿天在哭泣,烏雲壓頂,鷹隼低飛,翅膀溼潤。 衚人首領醉眼朦朧,抱寒而驚,氈帳中嘈襍聲急,箭聲如鳴。 淚水凝結成冰,落在衰弱的燈光下,河水倒流,流入弦中傾瀉。 瘦弱的駱駝躺在沙漠的沙石地上,歇息的鈴車停止了響動,風沙迷矇,隂暗的沙地上鬼魂般行走。 漢人的思緒在風中私語,鬢發淒涼,邊疆的軍事長官的營帳荒涼,凍得咽下的小鼓聲。 蘭山的木葉隨著愁緒陞起,散入邊塞的門戶三萬裡。 夢中斷絕,月亮隔著菸霧顯得渺小,青塚埋藏著聲音,鞦天不再知曉。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鞦夜的淒涼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邊疆將士的孤獨和思鄕之情。詩中“髯王醉影抱寒驚”等句,形象地刻畫了衚人首領的醉態和驚恐,而“紅冰淚落衰燈下”則巧妙地以淚水凝冰的景象,抒發了深切的哀愁。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高啓對邊塞生活的深刻躰騐和獨特感悟。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