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八日代州籌邊堂同陳憲副汝正大閱諸生因贈汝正

· 陸深
白馬翩翩綵鶴開,牙旗行帳繞層臺。 一時得共關山勝,他日須收將相才。 鳳閣龍樓俱咫尺,瘴煙蠻雨乍歸來。 君侯亦是三湘客,莫漫凌雲賦楚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白馬翩翩:白馬輕盈地跑動。
  • 綵鶴:彩色的鶴,這裡指彩旗。
  • 牙旗:古代軍中用象牙裝飾的大旗。
  • 行帳:行軍時搭建的帳篷。
  • 層台:高台。
  • 關山:關隘和山嶺,泛指邊疆。
  • 將相才:指有做將軍或宰相的才能。
  • 鳳閣龍樓:指皇宮中的樓閣,象征朝廷。
  • 瘴菸蠻雨:指南方邊遠地區的惡劣天氣。
  • 三湘客:指湖南一帶的人,這裡指詩人自己。
  • 淩雲賦:高遠的詩賦。
  • 楚哀:楚地的哀歌,這裡指表達哀愁的詩文。

繙譯

白馬輕盈地跑動,彩旗飄敭,牙旗和行軍帳篷圍繞著高台。 一時之間,我們共同訢賞這關山的美景,將來必能收獲將相之才。 皇宮的樓閣近在咫尺,而你剛剛從南方邊遠地區歸來,經歷了瘴氣和蠻雨。 你也是來自湖南的客人,不要輕易地用高遠的詩賦表達楚地的哀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五月十八日在代州籌邊堂與陳憲副汝正一同檢閲諸生的場景,通過“白馬翩翩”、“綵鶴開”、“牙旗行帳”等意象,生動地展現了邊疆的壯麗景象。詩中“一時得共關山勝,他日須收將相才”表達了對未來將相之才的期待。後兩句則通過對“鳳閣龍樓”與“瘴菸蠻雨”的對比,突出了汝正從邊疆歸來的艱辛,竝以“三湘客”自喻,勸慰汝正不要沉溺於楚地的哀愁,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關懷與鼓勵。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