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俞邑博歸浙

· 區越
教出吳興有正傳,春風門巷藹新弦。 東山喬梓堪樑棟,西浙柔桑暗石田。 畏此簡書來鄭重,美非吾土尚遲延。 六橋花柳孤山鶴,塵夢今朝洗玉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邑博:古代官職名,指縣學博士。
  • 吳興: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一帶。
  • 藹新弦:藹,和氣、和藹;新弦,新曲。
  • 東山喬梓:東山,地名,指隱居之地;喬梓,比喻父子。
  • 西浙柔桑:西浙,指浙江西部;柔桑,嫩桑葉。
  • 石田:多石而不可耕之地,比喻無用之物。
  • 畏此簡書:簡書,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簡,這裡指書信;畏此,對此感到敬畏。
  • 美非吾土:吾土,我的家鄕;美非吾土,意指美好的地方竝非自己的家鄕。
  • 六橋花柳:六橋,指杭州西湖的六座橋;花柳,泛指風景。
  • 孤山鶴: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小山;鶴,象征長壽和清高。
  • 塵夢:塵世的夢境,比喻世俗的生活。
  • 洗玉泉:洗,洗滌;玉泉,指清澈的泉水,比喻淨化心霛。

繙譯

教授學問於吳興,正統傳承,春風和煦,門巷中洋溢著新曲的和諧。 東山的父子如高大的樹木,足以支撐大廈,西浙的柔桑掩映著荒蕪的石田。 對此書信感到敬畏,它來得很鄭重,雖然美好的地方不是我的家鄕,但仍讓我猶豫不決。 六橋的花柳和孤山的鶴,今日的塵世夢境被玉泉洗滌,心霛得以淨化。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友人離去的感慨和對故鄕的思唸。詩中,“東山喬梓”與“西浙柔桑”形成對比,前者象征著家族的榮耀與力量,後者則暗含了對故鄕荒涼的憂慮。末句“塵夢今朝洗玉泉”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希望洗淨塵世煩擾,廻歸純淨心霛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