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念齋鄧太守歸隱嘲詩次其韻

· 區越
正學寥寥五百年,著書那肯背前賢。 要攻白璧先尋石,欲採明珠可離淵。 松竹幽深開有徑,風塵荏苒到無緣。 信知古道今猶在,一枕羲皇值萬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寥寥:稀少。
  • 白璧:潔白的玉,比喻美好的事物。
  • 荏苒:時間漸漸過去。
  • 羲皇:指古代的賢君,這裏比喻理想中的太平盛世。

翻譯

正統學問已經稀少流傳了五百年,寫書怎能背棄前人的智慧。 要想雕琢出潔白的玉石,必須先找到合適的原石;若想獲得珍貴的明珠,就不能離開深淵。 在幽深的松竹林中開闢一條小徑,風塵歲月漸漸與我無關。 深信古人的道德至今仍然存在,一枕羲皇般的理想,價值連城。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傳統學問的珍視和對古人道德的推崇。詩中,「正學寥寥五百年」一句,既表達了對傳統學問日漸稀少的憂慮,也顯示了對前人智慧的尊重。後文通過「白璧」與「明珠」的比喻,強調了追求美好事物需要深厚的積累和不懈的努力。最後,詩人堅信古人的道德價值依然珍貴,如「一枕羲皇」,象徵着對理想社會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堅守和對理想社會的憧憬。

區越

區越,參校廣州中山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四十四年刻《鄉賢區西屏集》(簡稱萬曆本)、一九二四年濠江排印《區西屏見泉二公合集》(簡稱民國本)。 ► 5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