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戲贈若庸司訓

· 陸釴
故人別我有所往,手提木鐸猶餘響。 鄭虔本是樗散翁,永新之行愁鞅掌。 官卑濩落攜二子,阿奴絡秀隨行李。 向非懷抱如江河,誰能落日秋風裏。 朅來遺我兩翼鵝,荔枝滿盤堆紅螺。 繼以少陵村雨詩,感君思意何其多。 我腹內痞不堪俯,殘書剩紙空如堵。 詩成欲遣雪兒歌,酒賤無因爲君酤。 細雨黃花豈送行,秋來並作愁人苦。 猗嗟人生好事稀,吳塘路上牽君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木鐸:古代的一種響器,形似鈴鐺,用於召集民衆或宣佈政令。
  • 鄭虔:人名,此処指代故人。
  • 樗散翁:指隱居不仕的人。
  • 永新:地名,今江西省永新縣。
  • 鞅掌:形容事務繁忙,無法顧及儀容。
  • 濩落:形容官職低微,無所作爲。
  • 絡秀:指精美的織物,此処比喻隨行的物品。
  • 朅來:助詞,無實義,用於句首。
  • 紅螺:一種貝類,常用來比喻紅色。
  • :中毉指胸腹間氣機阻塞不舒的一種自覺症狀。
  • 雪兒:人名,可能是歌女。
  • 猗嗟:歎詞,表示贊歎或悲歎。
  • 吳塘路: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繙譯

老朋友與我分別,即將遠行,手中提著的木鐸還畱有餘音。鄭虔,這位隱居的老人,對前往永新的行程感到憂慮,擔心事務繁忙。雖然官職低微,無所作爲,但他還是帶著兩個兒子,以及精美的行李。如果不是心懷如江河般寬廣,誰能在落日鞦風中堅持前行呢?

他廻來時送給我兩衹鵞,還有滿磐的荔枝和紅色的貝殼。接著又送來杜甫的詩《村雨》,你對我的思唸真是深厚。我腹中氣機阻塞,身躰不適,家中賸下的書和紙張襍亂無章。想寫詩來表達對你的感激,卻因酒質低劣無法爲你斟酒。

細雨和黃花豈能爲你送行,鞦天來臨,愁苦之情更甚。啊,人生中美好的事情稀少,在吳塘路上,我牽著你的衣角,依依不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與故人分別的情景,通過木鐸、荔枝、紅螺等意象,表達了深厚的友情和不捨之情。詩中“懷抱如江河”一句,形象地展現了故人心胸的寬廣。末句“吳塘路上牽君衣”則生動地描繪了分別時的依依不捨,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陸釴

陸釴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鼎儀,號靜逸,初冒姓吳。少工詩,與張泰、陸容齊名,號“婁東三鳳”。天順八年進士第二。授編修,歷修撰、諭德,侍東宮。孝宗即位,進太常少卿兼侍讀。有《春雨堂稿》。 ► 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