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有闢丹梯洞者既而不果戲題一律

何處丹梯倚碧天,翠微千尺隱秋煙。 巨靈肯借移山斧,徐福空勞泛海船。 巖戶遠扃人不到,乳泉無混鹿初眠。 行將短策牽幽侶,一訪餐蒲煮石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闢丹梯洞:指開闢通往仙境的階梯或洞穴。
  • 翠微:指山色蒼翠。
  • 巨靈:古代神話中的大力神。
  • 徐福:秦朝方士,傳說中曾帶領童男童女出海尋找仙藥。
  • 巖戶:山洞的入口。
  • :關閉。
  • 乳泉:指山中的泉水。
  • 幽侶:隱居的朋友。
  • 餐蒲煮石:指仙人的食物,蒲草和石髓。

翻譯

何處有通往仙境的階梯,倚靠在碧藍的天空下, 千尺翠綠的山峯隱沒在秋日的煙霧中。 大力神巨靈是否肯借我移山的神斧, 徐福空自勞苦,泛舟海上尋找仙藥,終究徒勞。 山洞的門戶遙遠且緊閉,無人能夠到達, 清澈的泉水旁,無知的鹿兒剛剛安睡。 我將牽着短杖,與隱居的朋友們一同前行, 去拜訪那些以蒲草和石髓爲食的仙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尋仙訪道的理想圖景,通過對「丹梯洞」、「翠微」、「巨靈」、「徐福」等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嚮往和對現實世界的不滿。詩中「巖戶遠扃人不到,乳泉無混鹿初眠」一句,以山洞的幽閉和泉水的清澈,象徵了仙境的神祕與純淨。結尾的「行將短策牽幽侶,一訪餐蒲煮石仙」則展現了詩人決心與志同道合者一同追尋仙道的堅定意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超脫塵世的渴望。

區懷年

區懷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貢生,任太學考通判。明思宗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選,以內艱回籍,後授翰林院孔目。歸臥雲石,學赤松遊,日以賡和撰述爲事。著有《玄超堂藏稿》、《擊築吟》諸集。清光緒《高明縣誌》卷一三有傳。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