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壚曲

· 高啓
光豔動春朝,妝成映洛橋。 錢多自解數,箏澀未能調。 花如秦苑好,酒比蜀都饒。 深謝諸年少,來沽不待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儅罏:指在酒店賣酒。
  • 光豔:光彩豔麗。
  • 洛橋:洛陽的橋梁,這裡泛指繁華之地。
  • 解數:手段,技巧。
  • 箏澁:箏聲生澁,指技藝不熟練。
  • 秦苑:秦朝的宮苑,這裡指花景美麗。
  • 蜀都:指成都,以酒聞名。
  • :買酒。
  • 不待要:不需要等待。

繙譯

她的光彩豔麗在春天早晨特別動人,妝容完美如同映照在洛陽橋上。 雖然錢多卻自有她的數計,但箏聲生澁還未能調好。 花兒如同秦朝宮苑一般美麗,酒則比蜀都還要豐富。 深深感謝那些年輕的朋友們,來買酒不需要等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在酒店賣酒的女子,她的美麗和光彩在春日的早晨尤爲動人。詩中通過“光豔動春朝”和“妝成映洛橋”來形象地描繪她的美貌和妝容。後文提到她雖然富有但懂得理財,雖然箏藝尚未純熟,但她的花景和酒都極富魅力。最後,詩人感謝那些年輕的顧客,他們來買酒無需等待,顯示了女子的生意興隆和受歡迎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生動,通過對女子的描繪展現了她的魅力和酒店的熱閙場景。

高啓

高啓

漢族,江蘇蘇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詩人,在文學史上,與劉基、宋濂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楊基、張羽、徐賁被譽爲“吳中四傑”,當時論者把他們比作“明初四傑”,又與王行等號“北郭十友”。字季迪,號槎軒,平江路(明改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洪武初,以薦參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受命教授諸王。擢戶部右侍郎。蘇州知府魏觀在張士誠宮址改修府治,獲罪被誅。高啓曾爲之作《上梁文》,有“龍蟠虎踞”四字,被疑爲歌頌張士誠,連坐腰斬。有《高太史大全集》、《鳧藻集》等。 ► 952篇诗文

高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