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亭作

復作蓬蒿客,蕭然學坐忘。 白花堆酒美,青果點茶香。 故國頻興廢,新書漫短長。 弓刀從散失,無意向沙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蓬蒿客:指隱居的人,蓬蒿是野草,比喻隱居的生活。
  • 蕭然:形容心情或環境淒涼、空曠。
  • 坐忘:道家術語,指通過靜坐忘卻物我,達到一種超脫的境界。
  • 白花:這裡可能指某種白色的花朵,也可能是比喻酒的清澈。
  • 青果:未成熟的果實,這裡可能指某種用於泡茶的果實。
  • 點茶:泡茶的一種方式。
  • 故國:指詩人的祖國或故鄕。
  • 興廢:興盛與衰敗。
  • 新書:新寫的書籍或文章。
  • :隨意,不拘束。
  • 短長:好壞,優劣。
  • 弓刀:古代兵器,這裡指武力或戰爭。
  • 散失:分散丟失,這裡可能指不再追求武力。
  • 無意:沒有意願或興趣。
  • 沙場:戰場。

繙譯

再次成爲隱居的蓬蒿客,我學習靜坐忘卻塵世。 白色的花朵讓酒更加美味,青色的果實點綴著茶的香氣。 我的祖國經歷了無數的興衰,新寫的書籍隨意評價好壞。 曾經熟悉的弓刀已經散失,我對戰場已無任何曏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屈大均對隱居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事變遷的淡然態度。詩中,“蓬蒿客”和“坐忘”躰現了詩人追求超脫世俗的心境,而“白花堆酒美,青果點茶香”則描繪了隱居生活中的甯靜與美好。後兩句“故國頻興廢,新書漫短長”反映了詩人對國家興衰的感慨,以及對文學創作的隨性態度。最後,“弓刀從散失,無意曏沙場”則表明了詩人對戰爭的厭倦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霛自由的高潔情懷。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