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遊初歸奉家慈還居沙亭作

涕泣辭京國,間關出戰塵。 髮膚歸父母,薪膽獻君臣。 逃墨因多難,成仙未是仁。 蠻江葭菼外,此日復垂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間關:形容道路艱險,這裏指經歷艱難。
  • 薪膽:比喻刻苦自勵,發憤圖強。
  • 逃墨:逃避墨刑,指逃避懲罰。
  • 葭菼:蘆葦和荻,這裏泛指水邊的植物。
  • 垂綸:釣魚,這裏指隱居生活。

翻譯

含淚告別京城,歷盡艱險走出戰亂的塵埃。 我將自己的身體和精神獻給父母和君王,以刻苦自勵。 因遭遇重重困難而逃避懲罰,但成仙並非我所追求的仁德。 在蠻江邊蘆葦和荻草之外,今日我又開始垂釣,過上隱居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屈大均在歷經戰亂和艱難後,選擇歸隱的心境。詩中,「涕泣辭京國」描繪了詩人離別京城的悲傷,「間關出戰塵」則體現了其經歷的艱險。後兩句「髮膚歸父母,薪膽獻君臣」展示了詩人對家庭和國家的忠誠與奉獻。最後,「蠻江葭菼外,此日復垂綸」則描繪了詩人選擇在自然中垂釣,追求一種寧靜和超脫的生活狀態,體現了其對紛擾世界的超然態度。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