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袁督師

袁公忠義在,堪比望諸君。 百戰肌膚盡,三年訓練勤。 涼州無大馬,皮島有驕軍。 一片愚臣恨,長懸紫塞雲。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悼念。
  • 袁督師:指袁崇煥,明朝末年的著名將領,曾任遼東督師。
  • 望諸君:指古代的忠臣義士,這裏用來比喻袁崇煥的忠義。
  • 百戰:形容經歷了很多次戰鬥。
  • 肌膚盡:形容身體受到極大的摧殘。
  • 三年訓練勤:指袁崇煥在遼東三年的辛勤訓練和備戰。
  • 涼州:古代地名,今甘肅一帶,這裏指邊疆地區。
  • 大馬:指強壯的戰馬。
  • 皮島:指遼東半島的一個島嶼,當時是明朝與後金(清)交戰的前線。
  • 驕軍:指驕傲自大的軍隊。
  • 愚臣:作者自謙之詞,表示自己雖愚鈍但忠誠。
  • 紫塞:指邊疆的紫色山脈,這裏代指邊疆。

翻譯

袁公的忠義精神永存,堪與古代的忠臣義士相比。 經歷了無數次戰鬥,身體遭受極大的摧殘, 三年來在遼東辛勤訓練和備戰。 邊疆的涼州缺少強壯的戰馬, 而皮島上的軍隊卻驕傲自大。 我這個愚鈍的臣子心中充滿了遺憾, 這份忠誠與遺憾永遠懸掛在邊疆的紫色山脈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是屈大均對明朝將領袁崇煥的悼念之作。詩中,作者通過對袁崇煥忠義精神的讚頌,以及對其在遼東艱苦訓練和戰鬥的描述,表達了對袁崇煥的深切敬意和哀悼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當時邊疆戰事和軍隊狀況的憂慮,以及作爲臣子的忠誠與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袁崇煥這位歷史英雄的恰當紀念。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