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張思聖照磨

柏臺深處識風姿,南國春殘送我時。 幕府日長鬆影瘦,琴書窗小竹香遲。 山杯持酒分椰子,石密和漿摘荔支。 從此朱厓明月夜,飛雲頻與寄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柏臺:古代官署的美稱,這裏指張思聖的官署。
  • 風姿:風采儀態。
  • 南國:指南方地區。
  • 幕府:古代將軍的府署,這裏指張思聖的工作場所。
  • 石密:一種甜食,可能指糖或蜜。
  • 朱厓:地名,今海南省瓊山縣東南。
  • 飛雲:比喻書信。

翻譯

在柏臺深處,我認識了你的風采,在南國的春末,你送我離開。 幕府裏日子漫長,松樹的影子顯得瘦弱,琴書間的窗戶小巧,竹子的香氣來得稍晚。 我們用山酒分食椰子,用石蜜和漿果摘取荔枝。 從今以後,在朱厓的明月之夜,我會頻繁地寄去書信,寄託我的相思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南國春末與友人分別的情景,通過「柏臺」、「幕府」等詞語勾勒出官署的寧靜與雅緻,而「鬆影瘦」、「竹香遲」則巧妙地表達了時光的悠長與等待的苦澀。詩中「山杯持酒分椰子,石密和漿摘荔支」生動地描繪了友人間的親密與共享,而結尾的「飛雲頻與寄相思」則深情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王士熙的高超藝術成就。

王士熙

元東平人,字繼學。王構子。善畫山水。英宗時爲翰林待制。泰定帝時歷官治書侍御史,中書參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鐵兒流遠州。後爲文宗起用,任江東廉訪使,以南臺御史中丞卒。 ► 1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