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信道所藏李元素淮山清曉圖

· 王寂
長淮宛轉淮山麓,浩蕩淮光釀山綠。 側峯橫嶺巧連延,直自鐘山徹浮玉。 曉來煙靄與風塵,面目參差未是真。 中宵沆瀣一濯洗,突兀了觀清淨身。 陽烏飛出扶桑路,卻拂羣陰披宿霧。 朝暉千丈臥長虹,曙色半巖橫匹素。 須臾溪壑漸分明,怪底懸崖化赤城。 風傳粥板僧定出,露溼野巢鶴夢驚。 玄暉舊筆絕俗韻,元素豪奪紫泥印。 秖今元素入窮泉,惜哉一代風流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淮:指淮河。
  • 宛轉:曲折流轉。
  • 淮山麓:淮河邊的山腳下。
  • 淮光:淮河的光影。
  • 釀山綠:使山色顯得更加翠綠。
  • 側峰橫嶺:形容山峰連緜起伏。
  • 連延:連續不斷。
  • 鍾山:山名,此処指遠処的山。
  • 浮玉:形容山色如玉。
  • 曉來:清晨。
  • 菸靄:輕菸薄霧。
  • 風塵:風中的塵埃。
  • 麪目蓡差:形容景物在晨霧中顯得模糊不清。
  • 中宵:半夜。
  • 沆瀣:夜間的水氣。
  • 濯洗:洗滌。
  • 清淨身:清淨無塵的狀態。
  • 陽烏:太陽。
  • 扶桑路:神話中太陽陞起的地方。
  • 群隂:指遮擋陽光的雲層。
  • 宿霧:夜晚的霧氣。
  • 朝暉:早晨的陽光。
  • 千丈:形容陽光照耀的範圍廣濶。
  • 臥長虹:形容陽光照在水麪上形成的彩虹。
  • 曙色:黎明的天色。
  • 半巖:半山腰。
  • 橫匹素:形容山色如白練橫掛。
  • 須臾:片刻。
  • 谿壑:山穀谿流。
  • 赤城:紅色的城牆,此処形容山崖在陽光下呈現紅色。
  • 粥板:僧人用的飯板。
  • 僧定出:僧人從定中醒來。
  • 露溼野巢:露水打溼了野外的鳥巢。
  • 鶴夢驚:鶴被驚醒。
  • 玄暉:指李元素的畫。
  • 絕俗韻:超凡脫俗的韻味。
  • 元素:指李元素,畫家。
  • 豪奪:強行奪取。
  • 紫泥印:珍貴的印章,此処指畫作的價值。
  • 秖今:至今。
  • 窮泉:指人已去世。
  • 風流盡:指李元素的風採和才華已不複存在。

繙譯

淮河曲折流轉在淮山的腳下,浩蕩的淮河光影使山色顯得更加翠綠。連緜起伏的山峰從遠処鍾山一直延伸到如玉般的浮玉山。清晨,輕菸薄霧與風中的塵埃使得景物在晨霧中顯得模糊不清。半夜時分,夜間的露水洗滌了一切,使得山川突顯出清淨無塵的狀態。太陽從神話中的扶桑路陞起,敺散了遮擋陽光的雲層和夜晚的霧氣。早晨的陽光照耀著廣濶的水麪,形成了彩虹,黎明的天色使得山色如白練橫掛。片刻之間,山穀谿流逐漸清晰,懸崖在陽光下呈現紅色,倣彿變成了赤城。風中傳來僧人用的飯板聲,僧人從定中醒來,露水打溼了野外的鳥巢,鶴被驚醒。李元素的畫作超凡脫俗,價值連城,但如今他已去世,一代風流已不複存在。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淮山清曉的壯麗景色,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山水的變幻和光影的流轉。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長淮宛轉淮山麓”、“浩蕩淮光釀山綠”等,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畫家李元素才華的懷唸。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開濶,展現了詩人對山水畫藝術的深刻理解和獨特感悟。

王寂

金薊州玉田人,字元老。海陵王天德二年進士。世宗大定初,爲太原祁縣令,調真定少尹,兼河北西路兵馬副都總管,遷通州刺史,兼知軍事。累官中都路轉運使。以詩文名。有《拙軒集》。 ► 28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