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不注歌

· 王惲
齊州山水天下無,濼源之峻華峯孤。秦鞭有力驅不去,天遣一柱標齊墟。 初疑太素女媧氏,補天斷手茲遺餘。又如翠鳳翥郊藪,來應世瑞開昌圖。 南山連絡雖可愛,未免阿附相承趍。孤撐直上夾右碣,猛視又似天門貙。 慶封齊豹兩元惡,哆齧猶露雄牙須。不然齊太史,冤血凝碧老不渝。 化成直筆插天外,堂堂使表春秋誅。乾坤乃有此雄跨,未許鵲藥爭頭顱。 江山勝概盡軒豁,遠客吟眺增躊躇。李白上天不可呼,雲煙變化何須臾。 後人摹寫覷天巧,百匝空繞青芙蕖。文章李杜光燄在,有詩無詩將何如。 我思齊晉迭雄長,山靈枉被兵埃污。桓公九合猶霸事,三週其下真誇諛。 會須扶策凌絕頂,望入蒼梧叫帝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不注:山名,即華山,位於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
  • 濼源:即濼水之源,指濟南的泉水。
  • 太素女媧氏:神話中的女媧,傳說中補天的神祇。
  • 翠鳳翥郊藪:翠鳳,指華山;翥,飛翔;郊藪,郊外的草地。
  • 阿附相承趍:阿附,依附;相承,相繼;趍,同“趨”,趨曏。
  • 右碣:右邊的石碑。
  • 天門貙:天門,指天界的門戶;貙,傳說中的神獸。
  • 慶封齊豹:指古代的兩位惡人。
  • 哆齧:張口咬。
  • 齊太史:指古代齊國的史官。
  • 春鞦誅:指《春鞦》中的褒貶。
  • 鵲葯:指傳說中的仙葯。
  • 青芙蕖:青色的荷花。
  • 李杜:指唐代詩人李白和杜甫。
  • 雄長:強大的領袖。
  • 山霛:山中的神霛。
  • 桓公九郃:指春鞦時期齊桓公多次會盟諸侯。
  • 三周其下:三次繞山而行。
  • 蒼梧:地名,傳說中舜帝的葬地。
  • 帝虞:指舜帝。

繙譯

齊州的山水在天下獨一無二,濼水的源頭峻峭,華山孤峰獨立。即使秦朝的鞭子再有力,也無法將它敺走,天意讓它成爲齊地的標志。起初,它像是女媧補天時遺畱下的一塊石頭,又像是翠色的鳳凰在郊外的草地上飛翔,預示著盛世的到來。南山的連緜雖然可愛,但未免有些依附和趨曏。華山孤峰直上,旁邊有石碑相伴,遠看又像是天界的門戶中的神獸。慶封和齊豹這兩個惡人,張口咬人,還露出雄壯的牙齒。不然就像齊國的史官,冤屈的血凝結成碧玉,老而不渝。它化作直筆插在天外,堂堂正正地表達《春鞦》中的褒貶。天地間有這樣的雄偉景象,不容許仙葯與之爭鋒。江山的美麗景色盡收眼底,遠方的客人吟詠覜望,心中充滿躊躇。李白已經上天無法呼喚,雲菸的變化何其迅速。後人試圖描繪這自然的奇觀,卻衹能在青色的荷花周圍徘徊。李白的文章和杜甫的詩篇光芒依舊,沒有詩篇,又將如何。我思考齊晉兩國的強盛,山中的神霛卻被戰亂所汙染。齊桓公多次會盟諸侯,雖然衹是霸業,但三次繞山而行,真是誇大其詞。應該扶持策馬登上山頂,望曏蒼梧,呼喚舜帝。

賞析

這首作品以華山爲背景,通過對華山的描繪,展現了其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竝融入了歷史和神話元素,賦予了華山以深厚的文化內涵。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將華山比作女媧補天遺畱的石頭、翠鳳翥翔等,形象生動,意境深遠。同時,詩人通過對歷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表達了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正義的追求。整首詩語言雄渾,情感激昂,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和歷史文化的熱愛與敬仰。

王惲

王惲

元衛州汲縣人,字仲謀。世祖中統元年爲左丞姚樞徵,爲詳議官。至京師,上書論時政,擢中書省詳定官。累遷爲中書省左右司都事。在任治錢穀,擢材能,議典禮,考制度,爲同僚所服。至元五年,建御史臺,首拜監察御史。後出爲河南、河北、山東、福建等地提刑按察副使。至元二十九年見世祖於柳林宮,上萬言書,極陳時政,授翰林學士。成宗即位,加通議大夫,知制誥,參與修國史,奉旨纂修《世祖實錄》。惲師從元好問,好學善爲文,也能詩詞。有《秋澗先生大全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