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寫照陳肖堂

· 王冕
君不見鑒貌但鑑影,寫貌難寫心。霍光鄧禹在臺閣,嚴陵魏野居山林。 功名道德照千古,不特肖貌傳至今。固知寫貌易心難,狀之妍醜筆可得,至理不在顏色間。 陳君筆力異衆史,相貌既同心亦似。昨日忘機入城市,草衣著我丹青裏。 氣爽神清誰比擬,雪霽梅花映秋水。黃童白叟指點看,此老不是儒生酸。 陳君陳君容我閒,莫教添上貂嬋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鋻貌:觀察外貌。
  • 霍光:西漢政治家,曾任大司馬大將軍,輔佐漢昭帝。
  • 鄧禹:東漢初年政治家,雲台二十八將之首。
  • 台閣:指朝廷。
  • 嚴陵:即嚴光,東漢隱士,與劉秀同學,劉秀即位後,他改名隱居。
  • 魏野:北宋詩人,隱居不仕。
  • 山林:指隱居的地方。
  • 固知:確實知道。
  • 妍醜:美醜。
  • 衆史:衆多畫師。
  • 忘機:無心機,指超脫世俗。
  • 草衣:指隱士的服飾。
  • 丹青:繪畫。
  • 雪霽:雪後放晴。
  • 黃童白叟:黃口小兒和白發老人。
  • 儒生酸:指儒生的迂腐。
  • 貂嬋冠:古代官員的帽子,這裡指官職。

繙譯

你看,人們衹能通過鏡子看到自己的影子來觀察外貌,但要描繪出一個人的內心卻很難。霍光和鄧禹曾在朝廷中擔任要職,而嚴陵和魏野則選擇隱居山林。

他們的功名和道德光煇照耀千古,不僅僅是因爲他們的外貌被傳頌至今。我確實知道,描繪外貌容易,但要表達內心卻很難,因爲美麗或醜陋的外表可以用筆來描繪,但真正的道理竝不在於外表的顔色。

陳君的畫技與衆不同,他不僅描繪了相貌,還傳達了內心的相似。昨天他無心機地來到城市,穿著隱士的服飾,我被畫進了他的畫中。

他的氣質清爽,精神清明,無人能比,就像雪後放晴的梅花映照在鞦水中。無論是黃口小兒還是白發老人,都在指指點點地看,這個老人絕不是迂腐的儒生。

陳君啊,陳君,請讓我保持這份閑適,不要給我添上官職的帽子。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描繪外貌與內心的難易,強調了內心世界的難以捕捉和表達。詩中贊美了陳肖堂不僅技藝高超,能夠準確描繪人物的外貌,更能夠傳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展現了畫家的非凡才能。同時,詩人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希望保持自己的閑適與超脫,不希望被世俗的官職所束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畫家的贊美,反映了詩人對真實、純粹生活的追求。

王冕

王冕

王冕,字元章,號煮石山農,亦號“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他出身貧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學成爲詩人,畫家。他以畫梅著稱,尤工墨梅。王冕詩多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有《竹齋集》3卷,續集2卷。存世畫跡有《三君子圖》、《墨梅圖》等。能治印,創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絕妙。[1]在小學課文《少年王冕》裏寫到,他總是把好的留給母親,由此看出他也是一個孝子。後來王冕爲躲避朝廷徵聘,隱居會稽山中,得病去世。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