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夾穀子括吳山晚眺韻十首

· 方回
梯天直上俯平寬,故國繁華尚可觀。 西子有船春色去,伍員無廟暮濤寒。 九原事往人難問,四序功成歲又殘。 米賤酒平慰遲暮,巢林聊得一枝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夾穀子括: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吳山:山名,可能在今江蘇省境內。
  • 西子:指西施,春秋時期越國美女。
  • 伍員:即伍子胥,春秋時期吳國大夫,忠臣。
  • 九原:指九泉之下,即陰間。
  • 四序:指四季。
  • 遲暮:比喻晚年。
  • 巢林:比喻隱居之地。

翻譯

我登上高山之巔,俯瞰着寬廣的大地,故國的繁華景象依舊可觀。西施的船隻載着春色遠去,而伍子胥的廟宇在暮色中顯得格外淒涼,海濤也帶着寒意。九泉之下的事情已經無法追問,四季更迭,歲月又即將走到盡頭。米價便宜,酒也容易買到,這讓我在晚年感到一絲慰藉。我暫且在隱居之地找到一片安寧。

賞析

這首作品以登高遠眺爲背景,通過對故國繁華、歷史人物和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遲暮的感慨。詩中「西子有船春色去,伍員無廟暮濤寒」一句,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美景與哀情相結合,營造出一種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境。結尾處「米賤酒平慰遲暮,巢林聊得一枝安」則透露出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晚年安寧的渴望。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