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李郢端公

軍門半掩槐花宅,每過猶聞哭臨聲。 北固暴亡兼在路,東都權葬未歸塋。 漸窮老僕慵看馬,著慘佳人暗理箏。 詩侶酒徒消散盡,一場春夢越王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軍門:指軍營的門。
  • 半掩:半開。
  • 槐花宅:指李郢的住所,因宅旁有槐樹而得名。
  • 哭臨:指喪事中的哀哭。
  • 北固:地名,指北固山,位於今江蘇省鎮江市。
  • 暴亡:突然死亡。
  • 兼在路:同時在路上。
  • 東都:指洛陽,古代中國的東都。
  • 權葬:暫時安葬。
  • 未歸塋:沒有回到自己的祖墳。
  • 漸窮:逐漸貧困。
  • 老僕:年老的僕人。
  • 慵看馬:懶得照看馬匹。
  • 著慘:穿着喪服,形容悲痛。
  • 佳人:美麗的女子,這裏指李郢的家人。
  • 暗理箏:默默地彈奏箏,表達哀思。
  • 詩侶酒徒:指詩人和飲酒的朋友。
  • 消散盡:全部散去。
  • 一場春夢:比喻美好而短暫的時光。
  • 越王城:指越國的都城,這裏泛指繁華之地。

翻譯

軍營的門半開着,我每次經過李郢的槐花宅,還能聽到喪事中的哀哭聲。 李郢在北固山突然去世,遺體還在路上,他的家人在東都暫時安葬了他,還沒有將他送回祖墳。 家中的老僕人因爲貧困懶得照看馬匹,穿着喪服的佳人默默地彈奏着箏,表達着哀思。 曾經一起吟詩飲酒的朋友們都已經散去,這一切就像一場春夢,在繁華的越王城中消逝無蹤。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李郢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對往昔歡樂時光的懷念。詩中通過描繪李郢家中的淒涼景象和詩人的感慨,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友情的珍貴。詩的最後,詩人以「一場春夢」比喻過去的美好時光,表達了人生如夢、世事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悟。

盧延讓

五代時范陽人,字子善。唐末光化間登進士。雷滿嘗闢爲從事。後從滿歸前蜀王建,授水部員外郎,遷給事中。因其詩句“栗爆燒氈破,貓跳觸鼎翻”巧合建行事,得超拜工部侍郎,轉刑部侍郎。卒。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