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友人赴闕

正當天下待雍熙,丹詔徵來早爲遲。 倚馬才高猶愛藝,問牛心在肯容私。 吏開黃閣排班處,民擁青門看入時。 卻笑郡人留不得,感恩唯擬立生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雍熙(yōng xī):指國家太平盛世。
  • 丹詔:指皇帝的詔書,因用硃筆書寫,故稱丹詔。
  • 倚馬才:比喻文思敏捷,能即興創作。
  • 問牛:指關心民間疾苦。
  • 黃閣:古代丞相、三公辦事的地方,用黃色塗門上,故稱黃閣。
  • 青門:古代長安城東門之一,後泛指京城城門。
  • 立生祠:爲活人建立的祠堂,表示對某人的尊敬和感激。

翻譯

正值國家期待太平盛世,皇帝的詔書雖已發出,但來得還是晚了些。 即便才華橫溢如倚馬,也依然熱愛藝術,關心民間疾苦,不容私心。 官員們打開黃閣,排隊等候,百姓們聚集在青門,觀看這一盛況。 卻笑那些郡中人留不住這位友人,他們只能感恩,打算爲這位友人建立生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才華橫溢、深受百姓愛戴的官員即將赴京任職的情景。詩中,「倚馬才高猶愛藝,問牛心在肯容私」一句,既展現了官員的才華與對藝術的熱愛,又體現了其關心民生、廉潔無私的品質。後兩句通過對比官員與百姓的不同反應,進一步突出了官員的崇高地位和百姓的深厚感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讚美和對太平盛世的嚮往。

盧延讓

五代時范陽人,字子善。唐末光化間登進士。雷滿嘗闢爲從事。後從滿歸前蜀王建,授水部員外郎,遷給事中。因其詩句“栗爆燒氈破,貓跳觸鼎翻”巧合建行事,得超拜工部侍郎,轉刑部侍郎。卒。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