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擢秀:(zhuó xiù),草木欣欣向榮,形容茂盛。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
- 金翹:(jīn qiào),黃色菊花捲曲的秀瓣。
- 玉斝:(yù jiǎ),古代酒器。
翻譯
在深秋時節它很晚才茂盛,在十步的範圍內綻放芳華。它的黃色花朵都好像在對着太陽歡笑,帶着翠色一同在風中搖曳。破碎的影子包含在流動的景色中,浮動的香氣隔岸也能相通。黃色的菊瓣只能隨意漂浮,那玉製的酒器又有誰能一起使用呢。
賞析
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秋菊在秋季的獨特之美。「擢秀三秋晚,開芳十步中」點明瞭秋菊綻放的時間和範圍,強調其獨特的存在感。「分黃俱笑日,含翠共搖風」賦予秋菊以人的情態,形象地寫出它的燦爛和生機勃勃。「碎影涵流動」描繪出菊影在某種動態環境中的美感,「浮香隔岸通」則突出了秋菊香氣的濃郁和傳播之遠。最後兩句通過「金翹徒可泛,玉斝竟誰同」表達了一種略帶孤寂的情緒。整首詩對秋菊的描寫細緻入微,意境優美,既展示了秋菊的外在美,也傳達出某種內在的情愫。

駱賓王
駱賓王,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今中國浙江義烏)。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又與富嘉謨並稱“富駱”。唐龍朔初年,駱賓王擔任道王李元慶的屬官。後來相繼擔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儀鳳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職。曾經被人誣陷入獄,被赦免後出任地方官臨海縣丞,所以後人也稱他駱臨海。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他作爲祕書,起草了著名的《討武曌檄文》。
► 1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