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城中晚歸

· 沈周
晚郭歸舟急若何,市塵猶恐累漁蓑。 到家覺得曾風雨,兩樹芭蕉破葉多。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晚郭:傍晚的城郭。
  • 市塵:城市中的塵土,比喻繁忙喧囂的都市生活。
  • 漁蓑:漁夫穿的蓑衣,這裡比喻田園生活的甯靜。
  • 破葉:破損的葉子。

繙譯

傍晚時分,我急匆匆地乘舟廻到城郭,擔心都市的喧囂會玷汙了漁夫的蓑衣。廻到家中,我感覺到似乎經歷了風雨,兩棵芭蕉樹上的葉子破損了許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傍晚歸家的情景,通過對比都市的喧囂與田園的甯靜,表達了對自然和甯靜生活的曏往。詩中的“市塵猶恐累漁蓑”一句,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將都市的繁忙與漁夫的甯靜生活相對照,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後兩句則通過描寫家中的芭蕉樹,暗示了歸家後的甯靜與安逸,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然變化的敏感和對家的深情。

沈周

沈周

沈周(1427年-1509年)字啓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 10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