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故園親族
昔予遘天禍,負葬歸東州。
寒暑倏流易,三載捷更籌。
微息幸猶續,壯志嗟已休。
譬之凝霜草,衰枯在九秋。
又似不材木,託根於林丘。
遭逢聖人朝,巖穴拔淹留。
遂忘不肖軀,感激昨來遊。
故園日已遠,荒壟誰爲耰。
親族忽若遺,有懷安所投。
茲身雖千里,夢寐常相求。
王程限南北,歸路何悠悠。
不能似高鳥,去來雲中由。
俯仰覺心傷,淚下如泉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遘 (gòu):遭遇。
- 負葬:揹負着棺材。
- 東州:地名,具體指何處不詳。
- 倏 (shū):迅速。
- 流易:流逝變化。
- 更籌:古代計時的工具,這裏指時間的流逝。
- 微息:微弱的生命。
- 嗟 (jiē):嘆息。
- 凝霜草:比喻生命脆弱,如霜打的草。
- 衰枯:衰敗枯萎。
- 九秋:深秋。
- 不材木:不成材的樹木。
- 託根:紮根。
- 巖穴:山洞,比喻隱居之地。
- 拔淹留:被提拔,離開隱居之地。
- 遂忘:於是忘記了。
- 不肖軀:不才的身體,自謙之詞。
- 感激:感動。
- 昨來遊:指最近的經歷。
- 荒壟:荒廢的田地。
- 耰 (yōu):耕作。
- 忽若遺:突然間好像被遺忘。
- 有懷:有所思念。
- 安所投:何處寄託。
- 茲身:此身。
- 王程:指朝廷的命令或行程。
- 限南北:限制了南北的行程。
- 悠悠:遙遠。
- 俯仰:低頭擡頭,形容時間短暫。
- 泉流:泉水,比喻眼淚。
翻譯
昔日我遭遇不幸,揹負棺材回到東州。 時光迅速流逝,轉眼已過三年。 我的生命雖微弱,但壯志已休。 就像那凝霜的草,在深秋衰敗枯萎。 又如不成材的樹,紮根在林丘之中。 幸逢聖明之朝,被提拔離開隱居之地。 於是忘記了不才的身體,感動於近來的遊歷。 故園已日漸遠離,荒廢的田地誰來耕作? 親族突然間好像被遺忘,我心中的思念何處寄託? 雖然身在千里之外,夢裏卻常相尋。 王命限制了南北行程,歸路多麼遙遠。 不能像高飛的鳥,自由地來去雲中。 低頭擡頭間感到心傷,淚水如泉水般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故園和親族的深切思念,以及對自身命運的無奈和感慨。詩中,「凝霜草」和「不材木」的比喻形象生動,反映了作者對生命脆弱和自身無用的深刻認識。通過對比昔日與現今,表達了時光流逝、壯志未酬的悲涼情感。詩的結尾處,以「俯仰覺心傷,淚下如泉流」直抒胸臆,情感真摯,令人動容。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明代詩人李舜臣的詩歌才華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