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桑通判弔文文山六歌失火
兩宮萬里塞雲黃,三閩四廣天子忙。
孤忠老臣老不死,膏血幾時湔國恥。
天高欲訴衍六歌,手把怨筆濡天河。
天河不乾怨長在,朝廷凌遲家破碎。
老臣已死稿苴存,金玉輝生舊墨痕。
鬱攸小兒那解事,紙影雖空有文字。
傳人流世自千年,擊劍重歌雙淚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兩宮:指皇帝和皇後的居所。
- 塞雲黃:形容邊塞的雲,黃色可能象征著邊疆的荒涼。
- 三閩四廣:指福建和廣東地區,三閩指福建的三個部分,四廣指廣東的四個部分。
- 孤忠老臣:指忠誠而孤獨的老臣。
- 湔國恥:洗刷國家的恥辱。
- 衍六歌:指流傳的六首歌。
- 濡天河:沾溼天河,比喻詩人的情感深沉。
- 淩遲:古代的一種酷刑,這裡比喻朝廷的衰敗。
- 稿苴:指詩稿。
- 鬱攸:指憂鬱的樣子。
- 紙影:指紙上的文字。
繙譯
皇帝和皇後的居所遠在萬裡之外的邊塞,雲彩顯得黃色而荒涼,福建和廣東的地區讓天子忙碌不已。那位忠誠而孤獨的老臣雖然年老但未死去,他的血淚何時才能洗刷國家的恥辱。天高難訴,他衹能通過六首歌來表達,手持著充滿怨恨的筆,倣彿要沾溼天河。天河不會乾涸,他的怨恨也將永遠存在,朝廷的衰敗和家庭的破碎。老臣已經去世,衹賸下他的詩稿,那些舊墨痕如同金玉般閃耀。憂鬱的小孩哪裡懂得這些事,紙上的文字雖空,卻有著永恒的價值。這些文字將流傳千年,我擊劍重唱,雙淚前流。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對忠誠老臣的哀悼。通過描繪邊塞的荒涼、朝廷的衰敗和家庭的破碎,詩人抒發了對國家未來的憂慮和對老臣忠誠精神的敬仰。詩中“孤忠老臣老不死,膏血幾時湔國恥”一句,深刻反映了老臣對國家的忠誠與犧牲,以及對國家恥辱的深刻記憶。整首詩語言凝重,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愛國情懷和對歷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