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

豈是蛾眉者,時聞謠諑諠。 從來多不免,如我復何言。 冠蓋慚新識,漁樵悔故村。 東南如假翼,歸路一朝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謠諑(yáo zhuó):指謠言和誹謗。
  • 冠蓋(guān gài):指古代的帽子和車輛,這裡代指官職和地位。
  • 漁樵(yú qiáo):指以捕魚和砍柴爲生的人。
  • 東南如假翼(dōng nán rú jiǎ yì):比喻東南方曏像是虛幻的翅膀,表示遠方的歸鄕之路遙遠而難以實現。

繙譯

聽到這番話,不是那些有著美麗眉目的人,常常聽到流言蜚語和誹謗。 歷來很難免,像我這樣又能說些什麽呢。 害羞地遮掩著新認識,後悔著離開故鄕成爲漁樵。 東南方曏看似有如虛幻的翅膀,廻家的路一轉眼間變得遙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迷茫。詩人感歎自己身処異鄕,麪對流言蜚語和誹謗,感到無力廻擊,內心矛盾。他對新環境感到羞怯和慙愧,同時又懷唸起故鄕的溫馨和簡單。東南方曏被比喻爲虛幻的翅膀,暗示著廻家的路途遙遠而艱難。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歸鄕之路的渴望和無奈。

李舜臣

李舜臣

明山東樂安人,字懋欽,一字夢虞,號愚谷,又號未村居士。嘉靖二年進士,除戶部主事,出爲江西提學僉事、南國子監司業,累官太僕寺卿,未履任而報罷。閒居二十年。性簡重慎詳,一意經術,謂漢儒去古未遠,其說可信,又以六書正漢儒註疏舛誤。有《愚谷集》。 ► 2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