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皇甫判官遊琅琊溪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
房廊逐巖壑,道路隨高低。
碧瀨漱白石,翠煙含青蜺。
客來暫遊踐,意欲忘簪圭。
樹杪燈火夕,雲端鍾梵齊。
時同雖可仰,跡異難相攜。
唯當清宵夢,髣髴願攀躋。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琉璃:形容山水清澈透明,如同琉璃一般。
- 物外:指塵世之外,超脫世俗的地方。
- 房廊:指山中的房屋和走廊。
- 巖壑:岩石和山谷。
- 碧瀨:清澈的溪流。
- 漱:沖刷,洗滌。
- 青蜺:青色的虹霓,這裏形容煙霧繚繞的樣子。
- 簪圭:古代官員的頭飾和玉器,這裏指官職和世俗的束縛。
- 樹杪:樹梢。
- 鍾梵:鐘聲和梵音,指寺廟的鐘聲和誦經聲。
- 髣髴:彷彿,似乎。
- 攀躋:攀登,上升。
翻譯
在山中,有一個如同琉璃般清澈的境界,那就是超脫塵世的琅琊溪。房屋和走廊沿着岩石和山谷而建,道路隨着地形的高低起伏。清澈的溪流沖刷着白色的石頭,翠綠的煙霧中似乎含着青色的虹霓。偶爾有客人來此遊玩,他們的意圖是忘記世俗的束縛,如簪圭之類的官職。樹梢上,夜晚的燈火閃爍,雲端之上,寺廟的鐘聲和誦經聲齊鳴。雖然同時代的人可以仰望,但因各自不同的境遇,難以攜手同行。只有在清靜的夜晚夢中,才能彷彿攀登到那高遠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超脫塵世的山水境界,通過「琉璃境」、「物外琅琊溪」等意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世俗生活的厭倦。詩中「碧瀨漱白石,翠煙含青蜺」等句,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溪流的清澈和山間的煙霧,增強了詩歌的畫面感。結尾的「唯當清宵夢,髣髴願攀躋」則表達了詩人對理想境界的渴望,即使現實中難以達到,也願在夢中追尋。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自由的嚮往。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