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搏鷙(bó zhì):捕食猛禽。
- 飫鮮肥(yù xiān féi):飽食美味佳餚。
- 蒿蓬(hāo péng):野草。
- 食名:指靠名聲或官職吃飯。
- 食力:指靠勞力吃飯。
- 天璞(tiān pú):天然未經雕琢的玉石,比喻人的本性。
- 人巧:人爲的技巧或智巧。
- 異同:差異。
- 剖:剖開,揭示。
- 全璞:完整的玉石,比喻保持本性不變。
- 沒躬(mò gōng):身亡,指死去。
翻譯
猛禽捕食有餘而飽,魯山卻長期飢餓空虛。 豪富之人飽食美味佳餚,魯山卻以野草爲食。 那些靠名聲或官職吃飯的人都成了霸主,而靠勞力吃飯的卻是古代的堯帝之農。 君子以新潮爲恥,魯山卻與古代的終結相符。 天生的璞玉本是平等一致的,人爲的技巧卻產生了差異。 魯山未曾揭示自己的本性,最終保持完整的璞玉卻身亡。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手法,描繪了魯山與世俗的鮮明對比,表達了對魯山堅守本性、不隨波逐流的敬佩之情。詩中,「搏鷙有餘飽」與「魯山長飢空」形成對比,突出了魯山的貧困與堅守;「豪人飫鮮肥」與「魯山飯蒿蓬」再次對比,強調了魯山的高潔與不屈。後兩句則通過比喻,讚美了魯山保持本性、不隨世俗沉浮的品質。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高尚品質的追求與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