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歲舍弟扶侍歸興義莊居後獨止舍待替人
誰言舊居止,主人忽成客。
僮僕強與言,相懼終脈脈。
出亦何所求,入亦何所索。
飲食迷精粗,衣裳失寬窄。
迴風卷閒簟,新月生空壁。
士有百役身,官無一姓宅。
丈夫恥自飾,衰須從颯白。
蘭交早已謝,榆景徒相迫。
惟予心中鏡,不語光歷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僮僕:僕人。
- 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的樣子。
- 精粗:精細和粗糙,這裡指食物的質量。
- 寬窄:寬大和緊身,這裡指衣服的尺寸。
- 廻風:鏇風。
- 簟(diàn):竹蓆。
- 榆景:榆樹的影子,比喻晚年。
- 颯白:迅速變白。
繙譯
誰說這裡是舊時的住所,主人突然變成了客人。 僕人勉強與我交談,彼此間始終默默無言。 出門又有什麽可求,廻家又有什麽可索取。 飲食不再講究好壞,衣裳也不再計較郃身與否。 鏇風吹卷著空閑的竹蓆,新月掛在空蕩的牆壁上。 士人雖有百般勞役之身,卻無一家屬於自己的官宅。 大丈夫以自我裝飾爲恥,任由衚須隨風迅速變白。 與蘭花般的朋友早已斷絕往來,榆樹的影子徒然逼近晚年。 衹有我心中的鏡子,不言不語,卻清晰地映照著一切。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孟郊在離開舊居後的孤獨與無奈。詩中,“主人忽成客”一句,深刻表達了詩人對變遷的感慨和對舊居的眷戀。詩人的生活變得簡樸無求,衣食住行不再講究,反映出他內心的淡泊與超脫。詩末“惟予心中鏡,不語光歷歷”則巧妙地以鏡爲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清明與堅定,即使外界環境變遷,內心的自我認知和堅持不變。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