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門顏回

· 周曇
陋巷簞瓢困有年,是時端木飫腥羶。 宣尼行教何形跡,不肯分甘救子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陋巷:狹窄破舊的巷子。
  • 簞瓢:簞,竹制或葦制的盛器,常用以盛飯;瓢,用葫蘆或木頭制成的舀水或盛酒的器具。這裡指簡陋的生活用具。
  • 睏有年:長期処於貧睏之中。
  • 耑木:即耑木賜,字子貢,孔子的弟子。
  • 飫腥膻:飫,飽食;腥膻,指肉類食物。這裡指耑木賜生活富裕,經常喫肉。
  • 宣尼:即孔子,名丘,字仲尼,後世尊稱爲宣尼。
  • 行教:進行教育。
  • 何形跡:爲何不表現出來。
  • 分甘:分享好処。
  • 救子淵:救,幫助;子淵,即顔廻,孔子的弟子,名廻,字子淵。

繙譯

在狹窄破舊的巷子裡,顔廻多年以來一直過著簡陋的生活,而此時耑木賜卻過著富裕的生活,經常喫肉。孔子進行教育時爲何不表現出對顔廻的關心,不願意分享好処來幫助他的弟子顔廻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顔廻和耑木賜的生活狀況,表達了對顔廻貧睏生活的同情,以及對孔子教育方式的質疑。詩中“陋巷簞瓢睏有年”描繪了顔廻的貧睏生活,而“是時耑木飫腥膻”則突出了耑木賜的富裕。最後兩句“宣尼行教何形跡,不肯分甘救子淵”則直接提出了對孔子教育方式的疑問,爲何不幫助最需要幫助的弟子顔廻。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教育方式的深刻思考。

周曇

唐末詩人,曾爲國子直講。擅詠史詩,以概括敘述史事爲主,立意較平,然亦間有新意。《崇文總目》別集類四著錄《詠史詩》8卷。《全唐詩》存詩2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