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賊後

· 林寬
帶號乞兵急,英雄陷賊圍。 江山猶未靜,魚鳥欲何歸。 城露桑榆盡,時平老幼稀。 書從戰後得,讀徹血盈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帶號:帶着緊急的信號。
  • 乞兵:請求援兵。
  • 英雄:指勇敢的戰士或義士。
  • 陷賊圍:被敵人包圍。
  • 江山:指國家或國土。
  • 魚鳥:比喻百姓。
  • 何歸:歸向何處。
  • 城露桑榆盡:城牆上的桑樹和榆樹都已凋零,形容戰亂後的荒涼景象。
  • 時平:時局安定。
  • 老幼稀:老人和小孩很少,指戰亂中人口減少。
  • 書從戰後得:從戰後獲得的書籍。
  • 讀徹血盈衣:讀到書中的內容,感動至極,彷彿血淚沾滿了衣服。

翻譯

帶着緊急的信號請求援兵,英雄們被敵人包圍。 國家的江山還未平靜,百姓們又該歸向何處? 城牆上的桑榆樹已經凋零,時局安定後老人和小孩卻很少。 從戰後獲得的書籍,讀到書中內容,感動至極,彷彿血淚沾滿了衣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戰亂後的淒涼景象和人民的苦難。詩中,「帶號乞兵急,英雄陷賊圍」展現了戰時的緊急與英雄的困境;「江山猶未靜,魚鳥欲何歸」則表達了國家未安、百姓無依的悲慘現實。後兩句「城露桑榆盡,時平老幼稀」進一步以城牆上的桑榆凋零和人口稀少來象徵戰亂的破壞力。最後,「書從戰後得,讀徹血盈衣」則通過讀書的情景,抒發了對戰亂的深刻反思和對和平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戰亂的深惡痛絕和對和平的嚮往。

林寬

生卒年不詳。侯官(今福建閩侯)人。寬與唐末詩人李頻、許棠等友善,與黃滔尤親篤,相知數十年。舉進士試,久乃登第。曾入太學,又曾遊邊塞,嘗賦詩自言“無端遊絕塞,歸鬢已蒼然。戎羯圍中過,風沙馬上眠”(《塞上還答友人》)。事蹟散見其詩及黃滔《寄林寬》、《延福里居和林寬何紹餘酬寄》、《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寬詩多律、絕,尤以七絕《終南山》、《歌風臺》爲出色。所作古詩《苦雨》,頗受韓愈險奧詩風影響。《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林寬集》1卷。《全唐詩》存詩1卷。 ► 33篇诗文